1965年7月14日,为保护现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王杰毅然扑向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壮烈牺牲。王杰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铮铮誓言,也诠释了一名革命军人对使命的铁血担当。今天,王杰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一部分,熔铸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展现突出的时代价值。
20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第 71 集团军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王杰精神不是像其它英模人物所表现的单一精神,王杰精神有着丰富内涵。王杰精神诞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精神源流上看,它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历经军营淬炼,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军人革命精神、历史根基与时代脉搏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和“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是伟大事业的砥砺石。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百年党史,不怕苦、能吃苦、能战胜苦,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王杰不怕苦的精神正是这一品质的完美体现。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干革命是要吃苦的。革命的道路是崎岖不平,而又(充满)艰难险阻的。我们青年人要像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 王杰参军入伍后,总是抢着干最苦的事情,争着挑最重的担子,充分发扬了革命不怕苦的精神。
不怕死,凝聚了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和革命军人的大无畏情怀。英雄模范是王杰同志不断攀登人生高峰的闪亮路标。他在日记中写下:“刘胡兰慷慨赴义,想到的是革命的秘密可以得到保全。向秀丽舍身赴火,想到的是国家的财产因此可以得救。黄继光堵住敌人的枪口,想到的是后面的部队还可以前进……” 言犹如此,行更胜之。王杰在洪水里抢运木材,身上被铁丝网划开条条血口;在寒冷的冬夜里,他跳进刺骨的冰水打桩架桥;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抢着到最危险的地方作业;在排哑炮的危险时刻,他也总是冲在最前面。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1965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两个月后,面对即将爆炸的炸药包,那舍身一扑,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平日深厚修养塑就的必然选择。
“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王杰“三不伸手”的利益观,展现了淡泊名利的自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他在日记中写到,“比享受,使人意志衰退;比贡献,使人奋发图强。”“我一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灵魂,干净无私、淡泊名利、永葆本色的伟大精神。对于王杰来说,认真完成党交给的每一份任务,不是为了获得嘉奖,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在荣誉面前,王杰懂得自省与反思,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生活中,一些诸如提干加薪、奖励津贴、探亲休假、复员回家等现实问题也经常困扰着王杰。但当想到革命战士的神圣使命,想到革命前辈南征北战、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时,他就更加坚信:没有什么个人利益是不能牺牲的。王杰时刻谨记毛主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教导,宁肯自己辛苦,也要换来别人幸福。在物质上不伸手。王杰认为干革命如果只是为了吃好点、穿好点,那就会慢慢失掉革命的劲头,多一分私心,就少一分革命的思想。“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雷锋的这句名言,王杰始终记在心中并积极践行。
王杰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9年了,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第一、半个多世纪以来,王杰用生命谱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我们也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所以,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王杰“两不怕”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眼界和精气神,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以热血赴使命、用行动践诺言。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拼搏进取中建立新功,续写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崭新篇章,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第二、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态度是一面镜子,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要自觉以王杰“三不伸手”为镜,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常修共产党人的“心学”,永葆政治本色。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把政治关和纪律关,永葆正气新风和人格魅力。
理想、前途、幸福,每个人都在追求。王杰的回答是:“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王杰精神,赓续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今天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报告的明确要求转化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实际行动,全面展开“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的壮美画卷,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作者夏向东 系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来源:徐州日报学习周刊
链接:https://mpaper.cnxz.com.cn/xzrb/pad/content/202407/11/c15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