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习热议全国两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浏览次数: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开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积极关注两会动态,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畅谈感受和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时统君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特别是针对教育强国建设,报告指明了“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工作方向。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始终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精心开展集体备课,将全国两会精神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引领医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万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认真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定位,为教学赋能,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将两会精神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讲好、讲深、讲透我国政治制度优势和新时代发展成就,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良好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教师吴楠 2025 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既是责任也是动力。我们将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新模式,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让学生真正从思政课堂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政课教师陈雪明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在新的阶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指引。作为高校专职思政教师,我们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引领力,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政课走进学生的心里。我们更要提高站位,关心国家发展,增强使命担当,将国家发展战略融入思政课堂,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赵光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总书记对江苏的期望不仅是对江苏的嘱托,也是对每一位江苏人的激励。作为江苏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积极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思政课教师韩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等内容。思政课教师应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把两会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教师鹿存礼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一战略部署既为高校人才培养锚定了方向坐标,也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了创新动能。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将做好三方面工作:教学内容上,系统融入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政策,让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教学方法上,推动数智化技术与思政实践课程的融合,增强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理论研究上,特别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教师秦泽淼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到学生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