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浏览次数: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切关注全会的召开,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大家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自身岗位,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时统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主要发展目标设定明确、战略任务部署节奏铿锵,不仅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举旗定向、擘画蓝图,还为实现现代化的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针对文化强国建设,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要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充分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为扎实推进具有强大“四力”特征的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刘万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举旗定向,对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出战略部署。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明晰了肩上担负的时代责任,我们将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 赵光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发展蓝图,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者和笃行者,担负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韩杰: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思政课教师、教研室主任和马院党支部书记,必须率先深学细悟,准确把握全会核心要义与战略部署,特别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治理现代化的深刻论述。要将全会精神及时、准确、生动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教学,讲清楚制度优势、法治保障与青年使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铸魂育人。同时,以党建引领教研室建设,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主任 吴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纲领。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实干笃行。在学习上,要持续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工作中,要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创新突破;在生活中,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研室主任 孟海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十四五”重大成就,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不仅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更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时代内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权威理论指引。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第一时间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一方面,要把“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的历史跃升转化为课堂上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在事实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又要把“十五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与部署要求“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主动担当时代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 罗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十四五"胜利收官、"十五五"蓄势起航的历史节点,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把全会精神及时、准确地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与个人前途命运的紧密联系,讲清楚“健康中国”战略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励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筑牢信仰之基,将仁心仁术的职业追求融入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时代洪流,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卓越医学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师 宗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一目标,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宏阔擘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更要培养他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践行者与推动者,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杨静:10月20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鼓舞人心,本人认真学习了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展望未来的教育规划我们满怀期待,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然要抓牢抓深,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悉心研究新时代医学生的特点,扎实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新时代的医疗卫生人才,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师 王远旭:身为医科大学教师,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受激励、倍感振奋。我深刻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具备较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作为医学教育从业者,应将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他们救死扶伤的仁爱精神与服务人民健康的责任意识。此外,需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敬畏生命、依法行医的理念。另一方面,我将积极投身于医学科研创新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医学发展需求,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更多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术精湛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筑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屏障贡献教育领域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研室教师 杨培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系列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岗位思考规划今后五年工作,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绩实效,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让学生们懂得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实现“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以青春之“小我”书写时代之“大我”,才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教师 李新灵: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吃透“十五五”发展规划的核心内涵和深刻要义,并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强育人实效;二是要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医学发展需求,做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理化阐释和宣讲,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自觉响应全会“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号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崇尚创新的学习环境,为培养能够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教师 刘水: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身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转化”职责。全会作出的系列决策部署,不能停留在文件语言,而必须转化为课堂上有温度、有触感的学理阐释与情感共鸣。我的主战场在讲台,面对的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因此,我必须思考如何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相结合。例如,通过剖析疫情防控中彰显的制度优势,引导学生理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治理内涵;通过解读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医疗资源布局,启发他们思考“健康中国”的实现路径。我将致力于把抽象的理论具象为鲜活的场景,让学生在感知、思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行动自觉,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教师 祁蕊:通过学习,我对“铸魂育人”与“文化强国”的使命有了更深的体悟。全会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部署,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徐医新人思政教师,我深知要立足校情,将全会精神与本地红色资源融合。依托淮海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载体,把红色文化与“大医精诚”传统医德融入课堂 ,讲好“红医故事”。我将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引,用青年易懂的方式解读全会精神,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坚定信仰,在教育引导中锤炼医德,为培养有温度的健康守护者、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师 郭杰: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为思政课教师,深感使命光荣。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美丽中国建设”等部署,为思政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作为“研读者”,需学深悟透全会精神,把握“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要义。作为“传播者”,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用科研突破、民生改善等案例讲活“中国之治”密码。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大学生心中培植制度自信,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征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 赵云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建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规划性指导。“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身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议》为指导,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思政课力量。